海南日报记者 张期望
11月9日,海口琼山区举办畜间人兽共患病防控技术培训班,全区各镇、街道防疫业务骨干,大型猪羊规模养殖场从业人员等70余人参加此次培训。培训为期两天,8名省内外动物疫病专家授课。
据了解,人畜共患病是指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感染与传播的疾病,包括由病毒、细菌、衣原体、立克次体、支原体、螺旋体、真菌、原虫和蠕虫等病原体所引起的各种疾病。全世界已证实的人与动物共患传染病和寄生性动物病有250多种,我国已证实的人与动物共患病约有90种。
根据海南省畜间人兽共患病防治规划(2022-2030年)要求,到2030年,动物防疫机构队伍、法律法规和基础设施更加完善,应急响应机制更加健全,快速感知和识别新发突发疫病能力不断提高,全社会协同防范畜间人兽共患病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。重点防治病种得到有效控制,畜间布病、牛结核病等病种逐步净化,高致病性禽流感稳定控制,犬传人狂犬病逐步消除。
为期两天培训中,8名授课专家来自海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、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防所、海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、武汉科前生物有限公司、海南中科基因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。授课内容包括我省畜间布病防控五年行动方案讲解,我国布病、牛结核病流行情况及防控要点,无疫小区建设与管理,我省家畜布鲁氏菌病基线专项调查分析等。
琼山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,此次培训不仅是落实海南省畜间人兽共患病防治规划(2022-2030年)要求,也将为全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保证。